木析AlexanDENG 评论组照 机器不行,技术一般,新手菜鸟,欢迎拍砖
![木析AlexanDENG](http://p9-tc-sign.byteimg.com/tuchong-avatar/ll_56257_14~tplv-5iz1hipi7z-image.jpeg?rk3s=ab7029e6&x-expires=1738974921&x-signature=KJVDLNoNISw%2ByKpReMZYxzi7bsg%3D)
这个好,要是能再多一点桥少一点天就好了
这个好,要是能再多一点桥少一点天就好了
回复木析AlexanDENG:我是个懒鬼,哈哈~~~
回复傑特在偷懒:这边没有晚霞照,很苦恼,结果原来是有朝霞的。
@archifan @myerhu
@park 坚决支持你搞数码
@zhaoxiaohou 来看看
要说胶片和数码的区别,实际上更多的在于这两种介质后面的传播方式的本质差异,以及在特定文化下对于这些差异的想象和诠释。而要谈论这个问题,建议先了解一下鲍德里亚的相关论述。台湾翻译过一本《拟仿物与拟像》,可以一读。
说起胶片相机画质好,不免有人要问,我用5D拍不出来胶片的感觉么?后期处理下也不行?其实结果取决于感光材料的原理,胶片是银盐感光,当快门按下叶片打开的瞬间,进行的是光学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可以记录无数信息,而且色彩无级过度,更加有数码不曾有的“空气感”,我个人理解为厚重感和层次感,只要扫描仪够给力,胶片什么都可以给你。数码做不到,其感光芯片毕竟是人工制造,规律性排列,即使色阶再多层,它还是无法接近无数,在越好的显示器上展示就越是苍白,而且数码无色彩变化,追求还原,给后期留出足够的自由调整的空间,一切创作都要后期处理,这必然又成为另外一种累赘。
以上这段基本上是概念上的错误了。
首先,从界面化学说起。处于物质界面处的分子与原子不同于体相中的状态,具有较高的能量。由此,物质将具有自发收缩界面的倾向。对于固体颗粒,形态基本固定,由此会通过簇集来实现减小比表面积。感光后的银颗粒并非“无级”分散的状态,而是以微米量级,甚至宏观量级的原子簇存在。这个量级基本上等同或者大于现有的电子感光元件的像素面积。所以认为胶片有更好的过渡,实际上是笑谈。
而另一方面,从光学上讲,光线通过小孔会发生衍射,产生所谓艾里斑。其衍射斑中心到第一暗环的张角与波长及孔径满足如下关系:sinθ=1.22λ/d。如果按照红光来计算,当光圈孔径0.8cm时,艾里斑的大小约为10微米。也就是说,在此之下的感光元件分辨率是没有意义的。
由此,认为胶片比数码感光元件具有更连续的过渡这一观点基本上是错误的。
入了没
果然是早起有收获
回复徐一恩:“ MOOM
10月2日
回复鲍雁洲DarthPau:吐呗,只要别骂街就行了,大家重在探讨”
回复archifan:你要跟我较真我就跟你较!你非要抠字眼,我就跟你抠!有些人真是智商无下限!你觉得我是那个意思么!?“某种意义”上的我在后面做了解释!你非要无视后面的话,那也别回复了,看不完回什么帖啊!?最讨厌这样的了!
"以数码为主导的摄影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历史的倒退" ? 那么由麦当劳变成钻木取火的话,那就是进步了么. 柯达当年推出Brownie机子时候口号是什么? 目的就是让摄影成为大众消费得了的产品. 那是100年前的事儿了.当年柯达的梦想到了你这儿就成了倒退.
任何一个消费品为了以成为于他人不同而存在为目的,反其道而行,这并不能使其比他人优越,这种优越感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而已.
构图貌似很好也
建议你买60D,其实到店里一对比就知道了,并且就是60d相对比较保值吧
http://forum.xitek.com/sorthread.php?threadid=926560帖子+第33楼。1DX 名字还是多好的,比什么D3XS,5D2,1DS3,1D4里面带些3带些4的吉利,遇到这些带这些数字的东西,再好也用着不舒服
回复yanbing177:哈哈 ,谢谢,
回复yanbing177:呵呵 所以才好想有个三脚架。
回复iicing:没看清,我还以为你用了三脚架呢,手功不错哦
简直就是向Nikon的D3系列致敬啊。测光模式、场景侦测、对焦点分布、高感光度……当然,必须承认Canon还是有真材实料的技术。等着看两家死磕了。
WTF?x?刚才看错了,还以为是16bit呢,心想 Me Gusta....
回复yanbing177:哎呀,我没有三脚架啊 真是苦逼啊
你吗?我在纳闷,谁给你拍的呢?
拍的不错,光线柔和
有个三脚架就是好啊,我也得买个
让我打包带走吧
这天气的确不错,很难遇到
粉色kx和粉色裤子很配啊
这张HDR房子的饱和度有点低哦
还不错哦
不错,赞
赞,光线用的不错
很漂亮,画面柔和,喜欢
回复QuXiaorui:我用的是photoshop,也不太懂。有相机的信息,但是没有镜头的信息。
回复松尾香蕉:我用的是lightroom处理导出,保留了EXIF,你看一下你用的图片软件是否导出时删除了EXIF信息.
为什么你的有镜头信息我的没有?
回复小曹:Epson RD-1
回复小钢炮:好的,多谢您的宝贵建议~~
回复小曹:买新的就强烈建议买D7000了。
现在这个时候买二手,还很有可能买到返修的。
回复小钢炮:我不买二手的
回复Desperado:rd1是神马?
回复小曹:现在二手什么价钱?
回复小钢炮:考虑到资金问题,还是上D90
街拍 rd1啊……揣个单反容易吓跑别人
有必要,得很
明年年初买的话,为什么还要买D90,直接D7000呗。
又一次证明了纽摄是坑人的书。
既然你那么执着,那么我就说说我所知道的。
拿显微镜去看底片,135底片银盐大概有400亿,这是不是就是像素,错。银盐单个颗粒不能构成色阶,而是曝光后的聚集物。这里提前说一个概念,胶卷底片是没有像素概念的,只有分辨率,除了底片有分辨率,镜头也有分辨率。就目前的镜头,分辨率都达不到100lpmm,而底片也就100lpmm,极端的有ADOX CMS 20 低度黑白卷可以到800lpmm(理论值)。分辨率和像素换算,拿100lpmm为例,24x200x36x200=34560000 也就是4千万像素不到, 佳能EOS-1Ds Mark III 为2千万像素。以上都是纯理论数据。再具体到实际,数码出的2千万像素是实实在在的(这里面感光元件物理特性之外,还有数码模拟得出的插值,这一部分没有详细研究过),而135底片拿去电分也就能得到的也就区区六七百万。
那么再实际到打印呢,这怎么算,人眼能分辨的打印分辨率为300DPI,人眼在中等亮度,中等对比条件下能分辨的两点为0.2mm,最佳视点为距离0.688米。(也就是说等你到了1.376米,两个点就变成了一个点)。加上这样的一个参数,那么你会发现原来一个不到两百万像素的机子,站在8米以外,在不影响观看的情况下,可以打印到5X3米画幅。更不要说是两千万像素的机子了。而正是这一点,纽摄没有交代,而只是简单地说放大了100000倍没有颗粒。35mm底片也就被放大到3.36X2.5m大小的灯箱。
我还是那句话,理论和实际差很远。
写得非常好,分析的透彻,人都有一种复古心里,有一种不愿意随大流的心里,尤其是玩摄影时间长的,对胶片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节,胶片的色彩、层次看起来是那么的舒心。
回复xingzhewujiang:果然是坑人的书。。。
回复呆博: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摄影教材 上册,两年前买的,正版,中文版
你习惯就行。
回复姚内个姚:小痰盂是50 1.8,
24-105的确方便,焦段齐全,不过引用 @安静不安静 的话:
“什么都能干=什么都干不好
变焦比越大=每个焦段越差
24105对于老手、后期强、玩内容不玩画质者有用。
其他人等可以感受到各种不锐不虚化不毒不德味不大湿不能让别人学习”
你可以试试,如果能够满足你对画质的要求,那就没什么顾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