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桃 评论文字 跟风也说镜头感

回复Astralark_Saunato:不是说43mm是最标准的“标头”么?
回复Astralark_Saunato:不是说43mm是最标准的“标头”么?
回复Astralark_Saunato:恩恩 很常见 但是视角略微有点奇怪~
回复黑桃:58 的焦距还算常见,德国的小B, 尼康夜镜,俄头,还有几个日本厂的大光圈标头等等。
Rollei 的40/2.8 好像不怎么卖得出去.标准焦距后来人们一般认为是与胶片对角线的长度对应的
话说58mm是个很奇怪的焦段 我爷爷有一只helios 58/2我摸过看过,相当别扭……
需要再读一遍……
技术贴,学习了。
回复梧桐雨:其实是使用者的呼声,才使55和58回归到50,而早期使用55和58的原因,也在于技术上的限制。当时除了Tessar 50mm/2.8外没有50mm的其他结构的单反镜头。
学习了;看来商业因素也影响到最初“标准”镜头的界定,主流成为标准,相差若干角度的相近焦段则沦为少数派
不由分说先分享。日后细读。
回复呆博:不知道啊 M9没掉价,谁知道X100啥子定位?
回复老刘忙:就是个带取景器的大卡片机啊…………不值7000
不知到照片的作者阿祖在图虫么?
很好,正需要。
回复黑桃:一年以后也不可能么。。。
回复呆博:怎么可能
回复老刘忙:囧 没关注啊 我明天问问~~
回复老刘忙:我是兼职挨踢民工。。
好文,收藏 留名
回复呆博:我是挨踢民工。。。
回复老刘忙:我是低工资人群。。
回复呆博:7000我就买。
回复老刘忙:是。。看能不能跌到6000+。。。
回复呆博:看来我们都有点动心,抵档不住。。
回复老刘忙:同关心。。。
回复黑桃:明天正式销售?价格上有什么变动?。。。
无忌上早就看过,好文,也是一篇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文章。
用好一只镜头,要比会用一堆镜头要难得多。
這是最要緊的。
回复loserkid2008:这样说来,aps-c系列蛮惨的,不过也总得找个顺手的焦段用,比较适合表现自己喜欢的主题的,其他的(除非是上全副)也只能将就了,像透视,没办法
新蔡的25好像是以分辨著名的,分辨+冲击。 和21的畸变,28的色彩刚好配成广角焦距的经典。
要有感觉到冲击力,比较合理的情况是25焦距以下
35的透视和视角适中,ZM35/2 完美解决了畸变,逆光和色散问题也很好, 所以是个和351.4A 一样地位的好镜头,至少在合理的价位上最好的镜头。标准到广角镜头很看重一个东西,最近对焦距离和近摄效果,这往往被忽视
要是考虑不买中焦的话,14,28,50,200(300) 最好了
反正习惯了50,配个35,考虑28.....也有人搭配35,25,21 。
恩其实就是看自己的习惯嘛,配个2870,配个50......2个镜头当3个焦距用多方便,还有个大光圈。带有传奇色彩的镜头大多都在50
以前看过这篇文章,能让我记住的就是最后这张片子,现在看了依旧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就是好照片。
你做好事了~~
50入门,现在习惯用28。
要40-60mm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两只手做一个框,放在眼前去框,基本和取景器一摸一样。
看东西的比例 和看东西的方式 这个例子举得很好
我个人感受与大家不同,aps画幅并没有所谓适合人眼的标头。
50焦段的透视和人单眼一样,但是视角等效于全副的75焦段视角明显窄了(即使全副上的50的视角也比人单眼的窄),
35焦段----如果是全幅相机,视角和人单眼视角接近,但是透视有点差异,有那么一点缩小影响不大------本因时最接近的人单眼的镜头,但是用在aps画幅上,视角缩小了等于50了。
再说24(21等),在aps画幅上恰好是全幅35的视角。视角很好,但是透视明显发生了变化,通过取景器会发现物体明显变小,前景放大 后景缩小。
最适合的镜头还是感觉 全幅相机的35和40焦段
我是80mm入门的……我去……后来玩过正经的50,感觉憋屈~35的话一般,不够舒展~目前更喜欢28~最近在用24,更爽~刚进了个40mm,用用看~
转载了一篇文章,谈焦段的,感觉有启发。
28。。。最近越来越像改用21了。
回复松之物语:THX
现在只有 1855 和 50, 最喜欢 全副的28,和50
回复安不炫:en 哈哈哈哈 那就等!! 支持你
DA21算是31mm的焦段,DA14是21mm的较短,GRD3是28mm的角度,感觉28mm和31mm比较方便,变形也不是很大,可以比较“忠实”地记录,同时因为角度较广,抓拍也比较方便, 21mm太近(对拍摄对象具有较大的“压迫性”,除非是比较熟悉的)夸张也更强烈(技术上的双刃剑,用好了可能会强化效果,用不好就适得其反)。不过可能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照片,都不会只是依靠夸张的。比较习惯31mm和28mm,不过有时候感觉31mm也有点儿短。
50mm的没用过,道听途说比较适合“描述”,因为焦段比较平淡,可能对内容的选择和拍摄时机(决定性瞬间?)有更高的要求,对人可能也有更高的要求
前一阵子犹豫过适马的30mm/1.4想用做标头用,不过还是先放下了
50MM还没入门的飘过... 暂时不考虑别的焦段,因为真正起步的镜头是70-200,所以接受不了35的那个距离感,目前50mm用的比较舒服... 只是还没找到那个平衡点。有空看看那篇RF的,嘿嘿
适合我的就是35焦段,我也是50入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