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景洋 评论文字 我的宾得kx 与M42 手动头之路

回复Poorbachelor:顶起 喜欢小的 31
回复Poorbachelor:顶起 喜欢小的 31
回复齐猫大圣:无后期啊 哪看来后期 除了sigma
宾得31小公主
~~~~新手!这两天就要入手k-x,你的片子让我~~~~很震撼,也很有压力!慢慢练习!想问你是专业摄影师吗?
Ricoh GR1V/S
Olympus XA2,3
Olympus 35SP/RD/RC
Canon GIII QL17
Minolta CEL/TC1
http://www.tuchong.com/photo/573162/ 纯机器放毒 片子还没洗
问题是你这个又不是胶片又不牵扯冲片和扫描,后期做得还那么重,说M42头有啥用啊?
回复张嘉妮:只要是索尼的,就是垃圾。
我非常赞同的:
1. 不要養成Trigger-Happy的習慣--永远只在相机lcd上预览技术相关参数比如直方图,对照片是否好与坏只在显示器上做判断。
2. 不要做Pixel Peeping--只在进行后期的时候放大到100%。
3.. 不要有太強的品牌情結--数码化以后拍出来的东西都差不多。单反是个系统,周围人用什么我就用什么,方便取长补短。
我想问是买单反好还是买那种能换镜头的卡片机好呢?
我也一度有若干M42镜头,后来为了方便内人也能用我的相机···逐步公主化了。。
chrome淡定的翻译成简体看。。。
回复loserkid2008:作者乃宝岛人士,那句"国内"请忽视。
回复关景洋:我指得日产的M42口福伦达,不是ai 等等现代口。
回复loserkid2008:红圈
核桃神。。。有典故么
写的非常好,如果是简体中文就更好了
回复archifan:最后六个字犀利。。。
回复关景洋:新加坡产的福伦达 不带绿圈。只有日产的才带绿圈
回复archifan:有 说的有道理
回复齐猫大圣:对 赞同这个啊!
回复黑桃:没啥御用……按机器特点和天气时节找呗,刚好那边号称灯光节
回复myerhu:赶紧去做你作业,扫街任务艰巨
回复myerhu:呀。。。跳出来了,活了
回复archifan:那就差不多是小痰盂的水准咯?
回复关景洋:没错,身体力行好过道听途说。但说得天花乱坠的,出来的片子也就不过如此。那就没什么说服让人有身体力行的动力了。战后初期的NOKTON f/ 1.5 50mm是冲着Summarit f/1.5去的。后来给单反的Ultron 2/50 是冲着Summicron f/2去的。刚好两颗朋友都有。一个用在胶片上,一个上了5D,说实在的,没觉得好到那里去。你说的这颗ultron5018确实没有用过,但是以锐出名的头,焦外就成了阿基里斯的脚踵。不知道你用了后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回复关景洋:有研究,有差别。差别最大的是成像风格,即焦外的风格,边角成像的差别,锐度的差别,对比度的差别。色彩方面差别不大,基本会被胶片的差别和冲扫的差异给盖过去。
回复archifan:同意你一些看法 但是亲身试验 好过道听途说
回复archifan:用过ultron 这颗么。
回复齐猫大圣:PS废话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一切颜色,但是单镜头来说 差异很大 这点有研究么
回复archifan:不就是一堆Iloca的价格么,搞!
回复齐猫大圣:你只要吃一顿,就可以把一个礼拜的营养补回来了。不就是一个福伦达 VF的价格么。值了 。。。
回复archifan:好东西。明儿去整几颗去。到了这边,生活水平一再随着相机数量的增多而不断下降..再搞机器的话,又得煮好几个月土豆了。
回复齐猫大圣:饭前温水送服,可以以形补形。
回复Astralark_Saunato:恩fujica的机子还是要赞扬一下的。我对老机子要求不高,全手动,有没有测光都还其次,但取景要亮而大。机子越小越好。Fujica基本满足我要求了。加上s-m-c Takumar 5014和2835 我无所求了。
回复archifan:因为凹陷,所以叫ultron XD
回复archifan:更加孔武有力啊..核桃都砸成粉了。另外弱弱的问下,这个咋吃?我没吃过。
继续科普,你说的Zeiss-Ikon Ultron 1.8/50 乃 Voigtländer Ultron 2/50mm (1950)后代产品(RF所用)Voigtländer Ultron 2/50mm按照设计师之子Dr. Albrecht Tronnier所计算,在F4的时候达到了每毫米165线。在此之后就没有能超越了。按照当时的杂志所介绍"双倍天塞的解像度"它才是名副其实最好的10标头里的一个。
到了Zeiss-Ikon Ultron 1.8/50 为了适合于单反结构,加大法兰距。才出现了前面那片凹面镜。在那时候是很奇怪的一种镜头设计。源于很简单的笑话。有人在纽约说,一个镜头一定是由一面凸镜开始,然后Albrecht Wilhelm Tronnier说,那我设计一个由凹面镜开始的。于是所谓的"空前絕後的非對稱內凹式高斯結構"都是个笑话,至于什么电脑精密计算,1968年的时候用的还是宙斯计算机。别的我就不多说了。
说了那么多,大概知道什么叫做广告用语了吧。
回复archifan:fujinon的应该是35焦段的那,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总体印象,富士的fans。
我有的55EBC是次货,还是应证你的话,拿在手上舒服价钱便宜,就满足了。玩老镜头其实也是玩心态,真要拿来和现在镜头比绝对是比不过的。
回复齐猫大圣:我有核桃粉要不要
膜拜核桃神
回复Astralark_Saunato:不知道你说的Fujinon是哪一个。EBC的那个我只有2835,除了成像还满意之外。。。。没有注意颜色。我只是拿来拍黑白胶片用。至于fujinon 5018我手上有两个版本,一个有银环的金属对焦环的(还可以),一个是后期换了橡胶皮的(非常烂)。后期版本那个做工粗糙。。。跟S-M-C takumar相比让人扶墙。
color Ultron是后来禄来的牌,和之前蔡司的有差别,Icarex的来历也写错了,和rollei没关系,这几个icarex头子除了distagon都玩过,以前各种老头玩了一大圈,最后都出了
回复蝈蝈郭:正解。PS之下。蔡司紅,海爾藍,大姑媽黄,媽咪呀綠,施耐德紫。都是浮云。
搞笑的是拿着数码机加老头拍片人(大多数玩M42的)来的贴,连三岁小孩儿都能分辨出A显示器和B显示器颜色不一样。更搞笑的是下面一群在煞有其事一样在哪里一片欢呼。
再说,二战老头便宜的,搞EXA好了,产量也够大。按道理卡口也够人性化。M42螺纹就是为了生产便宜,被普遍使用而已。而且别人Ihagee Exakta 是单反的鼻祖。当年那个大镜头厂不出EXA的卡口。要不是二战和冷战,到了电子化了以后又跟不上脚步了。现在也轮不到日系单反独霸天下。
回复Astralark_Saunato:玻璃和结构都是浮云,拿在手上够舒服,价钱便宜才是正道。否则M42就只能靠边站。
回复关景洋:从来只有物以稀为贵,但没有说物以稀为好的。100刀还是太贵了,只要是贵过佳能小痰盂的,价钱就是不合理。无论你结构再独特,别人不产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PS1 你说的Color Ultron 50mm 1.8是新加坡制作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德产的也有。
PS2 300刀给你个加产M4P 要么,还是说,因为产地不正宗绝对不要。
玩镜头就是玩结构和玩玻璃
看好了再下手,别被坑了
好的形容词太多了,这些言过其实了,给你说说我的见解吧:
Eurygon,这个镜头综合素质可以的,值那个价,收藏可以
C-curtagon,这个头并没有想像那么好,也就是个中庸,没用
Skoparex,值得玩, 难用好拿来练手,真用好了M42也差不多随便玩了,反正现在都炒上去了,收藏可以
Ultron 作为最好M42标头之一可以,说标头之王,呵呵
百年天塞,天塞是好东西,但是太多了,不知道你说的哪个,M42镜头大多是塑料的,银色的天塞算是好的,但是最好的天塞应该是百年纪念的452.8, 玻璃质量和规格都不一样,是蔡司送给天塞迷最后的礼物,那个才值得入,其他天塞总是次了点,改良的另说。 天塞,必须有的镜头
原福135,看着现在的售价都心疼,像白送一样,最近对焦要几米啊?
Meyer 的Oreston,几年前和国产差不多的价,现在被炒高了, 没什么值得玩的,和潘太康差不多。Meyer好的东西没有那么多的
提到Takuma,你也不提到Fujinon,试试Fujinon的绿色吧, 各方面都不差的。Super 的也没有什么大的玩头。
Quinaron,战平东蔡3剑最好的35都是问题,在价格上怎么个战平法?Steinheil 早期的镧系玻璃应用大量短半衰钍元素,玻璃现在都黄了,成像总得还要影像下吧?
Pentax A *85/1.4,终于说到个神镜了,这个才是好,用好这个头吧
回复关景洋:有啥味?你跟德国人说德味人家扣你民族主义帽子。也就中国人脑残信这味信那味。都说了你这些什么味数码要啥有啥。我拍个片子说有毛味,毛味就是好,拍不出毛味的就是垃圾,就不应该炒高价格,你能给证明个反例么?没意义的东西。
片子有味道可以理解,镜头有味道纯瞎扯。你说的那叫色彩倾向,色彩倾向构不成味道。但是味道里边包含有色彩倾向,这个倾向可以是镜头的,更多是胶片和冲洗,扫描过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