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 评论文字 求指引 关于在T2与gr1 s/v之间选择

gr1 s/v差不多快坏光了吧?
gr1 s/v差不多快坏光了吧?
回复孤独的骑士:y
回复梧桐雨: 谢谢鼓励啊
用毛子造的山寨莱卡的路过。。。。
我极度怀疑这只35 2.4参考了CZJ 35 2.4.。。。。
最搞的就是镜头各个硬指标不行,就扯味道,神马味道??为什么不说数码套头有味道?
片子拍得蛮好
回复archifan:大致明白了, 也该搬家了... 谢谢提醒
相机是用来摄影的,有钱的买贵的,没钱的买不那么贵的,莱卡可以是富人的标牌,又可以是用来拍照的机器,但用莱卡拍出来的照片告诉别人是用佳能尼康拍的,不看Exif参数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看出来
而且机器成像之间的风格差异很琐碎,完全没必要以为有“莱卡味道”就鄙视其他机器:当然,商家用来做营销的例外
回复Rock1987:啥叫无损。。。。。反正片子没有少,压缩也正常。画质没啥影响。http://archifan.tuchong.com/photos/?page=115 这些老照片都是Flickr搬家过来的。
温故知新
回复archifan:恩,有这个打算,嘿嘿,不过等图虫认证一下,朋友你的片子很棒啊
回复archifan:可以无损搬家吗? 求解...
上面链接错了,在首页有一个搬家服务,点一下,就可以得到Flickr第三方授权的页面
回复郝锋:thx
不过是机器嘛,各自用的开心,玩的爽就好了,拥有了不就是浮云了,嘿嘿
m8的ISO超过640就用不了,莱卡还是看机器,我就是M8用户
回复czhigh:是的,这里是原帖。也不能说da就比fa好,其实是数码和胶片时代对镜头成像的不同要求而已,测试指标还是要综合看:)
1.4/35 是什么口的?
回复Astralark_Saunato: 宾得 毕竟有很强大的底蕴
回复Astralark_Saunato: 奥林 很悲剧 我直接没有评价
回复郝锋: 恩 我非常同意你的分析哈!!!
以前在屋脊貌似看到过...也是楼主整理的?...da全面压倒fa啊...宾得悲剧的机身...
哎,宾得的k-5还是比奥林的e-5好点,都是5,宾得系统还是有生气多了
你还不如二手5D再买一个红圈。二手5D现在8K以内能买个成色不错的了。再花五千买个头,余下一千配点神马小东西。一万四啊,有神马可愁的...这些人五千块,只能买个二手20D,再凑合个镜头...
回复松之物语:我个人觉得索尼在单反领域暂时抢不过NC。不说别的,a900完全是赶鸭子上架的产品,谁家的全副9个对焦点?=..= 还是剑走偏锋比较牛,看现在奶昔火的...
回复松之物语:我去年暑假买的··那是还没K7 资金足就买了K7··呵呵···
回复valkao: k7 很多方面不错 但是有很多方面悲剧 看你资金了 k5 is soooo much better
回复Astralark_Saunato: 恩 我同意!!!!!!
回复松之物语:有可能就真不出了,现在便携机器都非全幅了,自己的旗舰被NC压抑太久,我觉得sony 在搞他的Axx 系列
回复flare:真聪明
这是顶盖
额 宾得不推荐 K7 ····当初准备入P门就买了K7····不过觉得不错啊····
回复Astralark_Saunato: 对阿 很多人都在问!
Sony 单反全幅新旗舰到底还出不出啊?= = 这是个问题
买这个的一定是单反用户而不是DC用户.
但是单方用户牺牲全副的画质是为了追求方便,这个又搞成定焦...
不过外形挺唬人的,没钱的文艺小青年会买吧
对于非全副的随身机还是变焦更适合我,这个适合有复古情节又买不起M9的人...
器材想多了照片就想的少了
回复孙林Izzy: 赞!! 握手
回复ananana:艾未未傻逼。
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也真没啥照片。
回复灰色的:不可以换镜头的单电,apsc画幅
属于那个年代的抢眼吧。。
刚入了P7000。飘过…………
指甲盖大小的CCD,主要还是途方便,入了LX5,挺好。
回复老飘飘:首先镜头是很重要的,这个不容质疑的。第二,数码现在的噪点问题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已经改善了很多),这是厂商误导消费者的,要给消费者感到到技术不断在进步,数码最佳的感光度还是在200以内,用脚架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第三,数码在色彩上不是还原问题,而是过渡问题,核心点是描述色彩的能力方面,这是色域以及色彩间模拟定义的问题。第四,宽容度的误区,我现在基本拍正片(反转片),其实正片的宽容度的级数与现在的数码基本相当,但数码一样出不了胶片的质感。第四,数码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空间感的问题,大景深下数码是平的,后景只要是反差大的经常会往前跳,所以数码的使用者是那么的依靠浅景深来营造空间感(往往是大光圈),君不见胶片就算失焦了也会有空间感的。最后,数码的后期都解决不了这些问题,还是等待数码算法的改进吧(当然感光元件也会进步的)。个人浅见
GR1 做工太差,漆皮掉,液晶缺字。。不能忍受,T2相比还是牢靠些
回复archifan:恩。。同感。。。我也这么觉得总感觉轻飘飘的。。。
求推荐一款真正好用的随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