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alark_Saunato 评论文字 小白问题,关于镜头的镀膜,镀膜的厚度是对应光波长的四分之一,但是是哪种光?
回复nothing:无忌上几年前有个专门的帖子讨论镀膜发展的帖子,很详细后来应该归档了吧,没有去找。后来又有个关于镀膜讨论的帖子,最近才顶上来,主持的管理员叫“华光”???忘记了,他说自己是制作镜头的人,反正就是专业人士(当然也有人怀疑,嘴战等等等)。不妨去那里请教下...
回复nothing:无忌上几年前有个专门的帖子讨论镀膜发展的帖子,很详细后来应该归档了吧,没有去找。后来又有个关于镀膜讨论的帖子,最近才顶上来,主持的管理员叫“华光”???忘记了,他说自己是制作镜头的人,反正就是专业人士(当然也有人怀疑,嘴战等等等)。不妨去那里请教下...
回复nothing:看完后说2个事情,1:不是绿色镀膜比较多,是绿色镀膜的比较好(成型的配方),慢慢发现的过程:战前的玻璃镀膜和同期的镜头大多是蓝色镀膜,简单结构(再之前的是白头,见光死),后来进入螺口时代,黄色镀膜,酒红色镀膜等多种镀膜,我认为算是实验期,这时候多膜出现。到目前在产镀膜包括尼康佳能适马蔡司等等,我见的几个镜头都是绿色镀膜的,我觉得算是成型。2:结论的解释有道理,但是是不是这样不得而知,我觉得镀膜的主要功用不在消除色散,而在消除鬼影耀光等方面,消除色散主要在于玻璃和玻璃结构。
回复nothing:哦,这样。你说的也是对蓝光不敏感,那没有问题。我再看看上面
回复nothing:人眼对黄光敏感,胶片对蓝光敏感(资料来源:Erwin Puts :Leica M-Lens, Their soul and secrets). 但是这个色差现象是根据不同种类的玻璃镜片组合消除的(和镀膜没有关系)
回复SY200571:一个小附件而已嘛 只是不好找 又没几个钱
回复哈错气:换50 1.4?
回复八月照相馆:35mm 是用在胶卷单反上的 60D配18 -135 50 1.8
回复archifan:结论是红光和蓝光于白光相比会分别导致最大光程差(蓝光波长最短,红光波长最长),应该就是色散最明显,所以为了消除这个明显的色散,就要选择合适的增透膜的厚度来抵消蓝光或者红光之一的反射,同时根据精神物理学的研究,人眼对蓝光比较比敏感,所以就选择了增透膜为四分之一红光的波长来消除红光的反射/色散。这样也解释了为什么镀膜颜色是绿色的比较多,因为绿色光的波数k貌似和白光的的等效波数k是一样的。。
进来膜拜一下。能不能简单地说个结论呢。
回复呆博:更新答案了。。。
回复Astralark_Saunato:更新答案了。。
我刚入手2天,套机6400
回复唐华:嘿嘿谢谢,近摄环我刚看了,另外还有一种类似UV的微距镜镜,不知有搞头没?
哈,是不是属于亮骚?!^_^ 让人流口水。
Sigma的18~250不错啊。
Nikon 70~300mm VR比这个好很多。
近攝環可大大减少最短对焦距离,但始终没有1:1的放大率。
回复王乐天 MRtiger:赛博2楼啊。/
回复slare:华强北赛博2楼
在商城找吧!踏实点
回复myerhu:下一代的K-3估计更强大;而且K-5的价格实在是不厚道
回复梧桐雨:。。。继续伤感。。。动态。。动态啊。。
回复myerhu:同伤,高感有进步,但最叫我动心的是动态范围的扩展度很大,后期抢救照片比较有用
回复archifan:哈哈,是上不了也伤不起,基本不要指望ISO6400以上的了
靠。。。51200 伤不起啊伤不起。
K-5的ISO6400拍完之后上杂志的整页看不出任何的粗糙之处 索尼这块新cmos真给力
.............前来伤感
回复唐城:夸张了,哈哈。12800以上基本就别用了,噱头而已。
回复黑の灰:已经更新了。再试一试。
回复Ray.:原片谁想要的话可以给发QQ邮箱,留下地址即可。
回复老刘忙:是啊,不过鼠标放在图片上就有说明,还好了。
彻底传完,有个饭局,耽误了一下。
我有AI 85mmf/2 上在d80上太手动了,手动对焦,手动测光。每次先换大光圈,然后估焦,在精确对焦,然后缩小光圈。速度慢,不适合抓拍。
k7很是伤感
华强北那家的?
给力啊!
提个建议,iso测试里最好能有暗部,不然对比不明显
索尼这款新cmos真不错
擦,我感觉25600都堪比我40diso800呢!情何以堪啊
回复2B铅笔:记得改版的时候 加表情 哈
为啥我 什么都看不到。。。。
回复老刘忙:等改版吧~
图虫的附件无法加文字很受伤啊
回复闭上眼:後期....後期。。
跟显示器有关系,跟lcd有关系,跟镜头有关系
后期可以各种调整嘛
用过一段G10操作起来还是很舒服的,档位设置跟入门单反差不多
回复archifan:已经做了,稍等片刻,最近比较忙,哈哈
回复澤羅:mua。終於等到你加入啦。
有意思,看上去还不错耶
去淘个二手d3000再来一个50定,差不多了。50定肯定没有1855狗
有器材别急着换,拍上五六千次,把镜头用熟了,熟悉各焦段视野的感觉,变形的程度,以及各光圈的锐度和大致景深的感觉以后,针对拍摄中遇到的问题,仔细的思考和克服,当遇到这个镜头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不妨再购入新器材。我用1855入门,前天才新买一个美德康85f/2定焦全手动。感觉现在不是器材不够用,是脑子里的东西不够。
回复GinoChoi:看來要斟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