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ralark_Saunato 评论文字 现代蔡司的存在感和蔡司25-35 ZF 焦段镜头评测
![Astralark_Saunato](http://p6-tc-sign.byteimg.com/tuchong-avatar/ll_30843_1~tplv-5iz1hipi7z-image.jpeg?rk3s=ab7029e6&x-expires=1739374094&x-signature=OqytDlp9NdnKOGq1x6gOrqpPxnc%3D)
回复茶圆法师:对对对,ZF50/2 很好
回复茶圆法师:对对对,ZF50/2 很好
新旧比较的话,ZF25和contax25没有可比性,两个时代不同的设计
MTF上看,ZF已经解决了contax版本的诟病:边沿问题
ZF50/2是个很好的镜头,那个分辨力不是一般135镜头能够比上的
回复halchen:嘎嘎嘎~
柯达悲剧了,RDP3飙车党胜利了!
挺好的玩意儿
回复suzhongwei:微距就是105微~~
色彩过渡处理的漂亮
我的卷我的卷,帮忙扫出来没?
一个群里的
6,白色白色狗套,95新,微尘,镜片无伤,机械正常。250出。(白色的哈)
成都--!QQMail_REFER_SPLIT 今天 10:20出狗换牛,准备买165。以下:
1,m50 1.7 ,9成新,有些尘,镜片无伤,机械正常。550出。
2,m135 3.5,9成新,有些尘,镜片无伤,机械正常。550出。
3,fa35 2, 95新,微尘,镜片无伤,机械正常。箱说全。2400出。
4,da70饼干, 95新,微尘,镜片无伤,机械正常。箱说全。2400出。
5,m28 2.8, 这个镜头机械有点问题,光圈拨杆比较紧,我找镜头师傅看过,只开了后面屁股,未拆卸镜片组,师傅说拨杆里面要拆开磨细。我怕拆开麻烦,就没拆。其他镜片等,一切正常。能正常成像,锐度没的说。400出。
6,白色白色狗套,95新,微尘,镜片无伤,机械正常。250出。(白色的哈)
7,sun85--210 4.8, m42口,果断送价值30的装接环一个。皮套遮光罩全,220出。手感非常不错,很沉,非常适合抚摸党。(sun为日本70-80年代的3线品牌,mc镀膜)
以上所以镜头本人用的都是非常爱惜,入手就上UV,从未取下。
单买不刀,买3个自刀50, 买全部自刀150。
如果单出就尽量成都本地吧,特别是那个m28,最好面交,外地免得扯皮。
結論是當你越需要防震時,你就要把防震關掉。
回复齐猫大圣:别逼我把丫全搞成黑白。
好久不拍片了,我有点饥不择事了。哈哈。
回复archifan:额,也是。这次时候选的不好。翻转平淡了,负片闹鬼了。
回复黑桃:我以前不记得哪儿看的了, 说长时间曝光是降热噪, 就是你拍了多久, 降噪就需要多久.....原理是模拟出热噪的位置然后消除......总之如果需要连续拍的话还是得关掉
回复HammCai:好头。
强光也得好天气才行。
那啥,柯达的卷洗得真悲剧。
RDP看起来像负片。反转片还是不要浪费在强光之下了。
总感觉LX5的广角锐化过头了。
我是厦门的,价格明盘吧,这个感觉有点贵了
淘宝买了全新的 呵呵~~ 这个头一般都和机器一起出的 很少单卖~~~
记得看过类似题材的片片,香港在这方面组织得很不错的!
感謝各位回覆,發現裝置越多問題越多... 解決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會產生...
蝴蝶效應~
回复Revo:O(∩_∩)O~
回复Revo:不客气,哈哈。K-7是个好机器,期待新作品。
去二手器材版喊两声,可能能找到
拍微距或远焦时,需要用上“反光镜预升”和关掉防抖。跟踪运动物体拍摄时,也需要关掉防抖。这些最好看佳能相机的随机说明书。
回复齐猫大圣:WHY
新买的? 新买的有可能是机器问题...我刚遇到.拿去换了.
回复梧桐雨:谢谢版主的鼓励!K7拍的稍微有点少,等攒够了再上
哈哈~~K7用户飘过~~
回复梧桐雨:是的 盲拍很给力 我喜欢 金属质感也很好!
回复呆博:嘿嘿嘿嘿嘿嘿
不浪费,不过DA21用好了,就是人文扫街日常旅行必备的好镜头,尤其是盲拍和抓拍,玩超焦距,直接可以跑到人堆里去拍,可玩性比较高,还不引人注目
这是一只我曾经拥有,曾经出掉,又接着继续拥有的镜头,视角很棒
支持上片,片子很好,哈哈
回复archifan:拍立得咋算。。
回复呆博:以后可以归纳为,胶片女和数码女。
回复Juan:你的比喻很那啥。。。
俺脚得“拿一张数码拍的片子和一张胶片拍的片子做比较”应该有两种:1是比数码照片和数码化的胶片;2是比打印出来的数码和冲洗出来的胶片。只比第一种不公平。
至于慎重而耐心的拍摄冲洗过程,那是木有办法比较的。
就像同样是把女人哄上床,你千辛万苦追到的和在酒吧里遇到的,终究不同。
回复天边一朵云的围脖:
PS3 既然忽略了胶片在宽容度上的优势,接受了数字化后期的调整。那么强调的质感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技术概念呢,可以被量化么。或者说是各个技术指标的总称。那么技术指标是哪一些呢。我跟朋友也聊过,到底是什么令人可以看出来这是胶片拍的而不是数码拍的。最后很不靠谱地得出一个结论。是一张图片里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独色彩的色域,明暗,饱和,色相,这些东西。
如此类推,如果拿一张数码拍的片子和一张胶片拍的片子做比较,能有电脑来识别得出来么。如果不能,是不是就说明,胶片和数码的差异还是人主观的意识。
回复黑桃:我把机身的自动功能全部关闭了,而且没觉得30秒长曝后有噪点。可能还没有用到更长时间的快门吧。我觉得后期PS降噪要比机身降噪靠谱。
回复archifan:我还有个问题,你拍的时候开降噪不??开的话是不是拍摄后的处理时间超级长??
回复黑桃:是啊,拍了三个小时夜景之后才发现模糊的原因。之前以为三脚架不如人,以为对焦没对准,谁知道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
回复archifan:= = 你中招了??
回复天边一朵云的围脖:如果只是拿电影来作为胶卷的优越性的体现有点跑题了。我想大多数人在现有的很有限的条件下,是无法真正体会胶卷和数码在画质上的区别的。而我所强调的就是一个拍摄时候的心态的微妙不同。
不能否认的是底片作为一个介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传播上的影响。单论画质,现在的银版出来的层次依然是很惊人的。但是当年达盖尔的银版最终输给了塔尔博特的负片,并不是输在画质上,而是传播。后来ISO25的反转片出现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冲印技术也只能最多到20X24英寸(1965年前后)。当年也没有想到像现在这样2X3米的照片一样可以被打印出来。我这样来强调印刷,也是因为胶片到底是在屏幕上看还是在相纸上看的区别。作为网络交流的现在,胶片的优势就只有停留在幻灯或者相纸上,或者电分上。这点你也不会否认吧。
PS 底片够大的话,直放。效果也是非常非常好的。
PS2 看看akck的片子确实很震撼的。
回复齐猫大圣:血淋淋的教训啊,为啥不早一个礼拜有人发这样的帖呢。
回复呆博:上三脚架长曝会虚。
回复Zarrathustra:用三脚架时如果开防抖,似乎画面会虚。